標題:網路追追追/致癌危機 請勿使用衛生筷?
記者陳曉藍/台北報導
誰沒有用過衛生筷!請舉手!在外食越來越頻繁的狀況下,幾乎沒有人沒用過衛生筷吧,但是衛生筷究竟衛生不衛生,誰也沒有追究,網路上流傳著一封形容衛生筷處理遍佈著致癌物質的信件,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看原信:請勿再使用「衛生筷」?
這封信的內容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部分來析:
1.趙可式教授的說法
2.衛生筷製造流程
3.竹筷愈白愈酸 愈易致氣喘
首先是趙教授的部分,目前在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任教的趙教授表示,她的確在「2004年安寧療護傳愛種子培訓班」提出「勿再使用衛生筷」的看法,網路上流傳的信件,也大致是那天他所發表的言談,教授趙可式指出,曾經在朋友的安排之下,在中國大陸參觀過衛生筷工廠,處理程序也如同網路上流傳信件所述,竹筷浸在一缸一缸濃稠的液體中,但是工廠地點等相關事宜,為了保護帶去的朋友,因而不能公開。當記者問及趙教授是否做過實驗,以及如何得知該濃稠液體含有致癌物質carcinogen,趙可式說「一看就知道含有carcinogen(註:致癌原),這些東西都含有carcinogen,竹筷泡在一缸一缸不知道是什麼的濃稠液體中,真的非常可怕!」不過記者繼續追問「那一缸究竟是什麼」時,趙教授則不願意再多說。
換句話說,趙教授確實提醒過大家要小心衛生筷,但是關於衛生筷究竟會不會致癌,我們並沒有辦法從與趙教授的訪談中得到更進一步的資料來證明會或不會--照慣例,這意味著我們又要靠自己了。
趙教授在訪談中,並沒有指出那一缸究竟是什麼,不過原來的轉寄信中有提出是「漂白劑」(如果為真,這的確是致癌物),而轉寄信中的第二部分,關於製造流程,並沒有提到漂白劑,而是提到「硫磺」與「雙氧水」--到底是怎樣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度想找家竹筷廠來看看,不過,就如同信上說的,台灣目前並沒有衛生筷工廠。還好,在另一篇稍後要提到的報導中有提到,台北市議員王正德曾投資過筷子工廠,因此我循線找上王議員來了解相關問題。
藥學系出身、數年前曾投資過竹筷製造業的台北市議員王正德指出,當年自己是在越南投資竹筷工廠,現在自己已經不再投資這項事業了。他表示,因為原料取得與人工的關係,竹筷工廠大多分佈在越南等東南亞地區與中國大陸,台灣只有竹筷進口商,用貨櫃將竹筷整批(包裝好的成品)運來,並沒有竹筷工廠。
至於大家關心的竹筷製作流程,王正德則指出,竹筷一般製成後,並不會再做任何處理,而是有「發霉」時,才會使用二氧化硫燻蒸漂白,而不是使用「漂白劑」。值得注意的是,過程中不管原料有沒有發黴,都沒有「消毒」的手續。至於是否含有致癌物質,王正德倒是另有看法,他表示,在工業污染之下,連雨水都有致癌物質,所謂的「致癌物質」可說到處都是,而小吃店因洗不乾淨的筷子,而傳染B型肝炎,這個危機就在眼前,孰輕孰重,就只有靠自己來衡量。(註:B型肝炎主要並不是經由食物傳染的,請參見補述的說明)
從王議員的說法可知,衛生筷的製造過程中,主要的「漂白」物是「二氧化硫」--當然,這也不能排除趙教授看到的那個工廠「剛好」就是用「漂白劑」的可能性。
而接下來的第三個問題,則與王議員所說的「二氧化硫」有關,這一篇其實是2000年5月30日中央社記者康世人的報導,該報導指出台北市議員陳玉梅、王正德、李彥秀根據衛生署一份報告指出,製造竹筷必須以二氧化硫燻蒸,製造商又未予以水煮,殘留物質可能導致氣喘,他們將要求市府抽查筷子,同時要求國小學生自備筷子上學。
針對上面這個問題,我們詢問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時,處長指出,二氧化硫會誘發氣喘 但不會增加罹患率,簡單的說,本來患有氣喘病的患者,由二氧化硫有可能引發氣喘,但是沒有氣喘病的正常人,不會因為二氧化硫而罹患氣喘病。同時在衛生筷的殘存的量也非常稀少,以二氧化硫燻蒸竹筷,竹筷還要夾取食物,本來含量已經相當稀少,又透過層層間隔,換言之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危害,另外,二氧化硫本來就是合法的食物添加物,有些食物中也含有二氧化硫的成分。
綜合以上的查證,我們要回到最初的問題來:究竟要不要完全拒絕衛生筷的使用?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又調查了目前國內關於免洗筷的相關文獻,總共只找到三篇:
第一篇是德育護專88年10月所出版的德育學報上有一篇「大臺北地區免洗筷之衛生調查」,作者是葉全益,這份研究主要是是抽查大台北地區19件免洗筷之衛生狀況,結果在部分樣品中發現有黴菌,其他則未驗出大腸桿菌,作者的結論是,「顯示大台北地區免洗筷之衛生狀況尚可」。
另二篇是消基會出版的消費者報導雜誌上的文章,一篇是88年10月刊出的文章「免洗筷塑膠袋暗藏危機」,作者是韓湘梅,內容是提醒大家注意包裝免洗筷的塑膠袋內部所印刷的油墨。另一篇就是「市售免洗筷二氧化硫測試報告」,出版時間是89年8月,比前述的中央社報導時間稍晚。主要檢測內容則同時含括了「衛生測試」與「二氧化硫殘留量」。根據報告,在衛生測試的大腸桿菌部分,10件樣品皆符合「餐具衛生標準」的規定;至於二氧化硫的測試,由於法令並沒有規定標準,因此消基會是參考「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進行測試,而結果也都在標準範圍之內。
所以,根據以上的查證與分析,我們做成三點結論:
1.衛生筷是不是用含致癌成份的「漂白劑」去漂白的?從目前的文獻與訪查所得的資料來看,都無法證明這個說法的可靠性,因此,我們對這一個問題目前的結論是:有待進一步研究。
2.衛生筷是不是夠衛生?根據文獻來看,似乎是「尚可」。但借用前述研究作者葉全益所說的,法規雖未規範不得含有黴菌,但大家在使用時,應先注意包裝是否完整,注意是否有發霉。
3.那麼,究竟該不該用衛生筷呢?大家可以看看消基會在89年的報告結論,「雖然這次的檢測結果,看起來似乎都不錯,但消基會還是要呼消費者自備一雙筷子!」--這問題也許跟衛生、健康無關,但在環保上該怎麼做,大家可以再思考。
2005年4月8日補述:
網友瑞琦來信指出,B型肝炎並不是經由食物,而是經由血液及體液感染。可參見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頁http://www.cdc.gov.tw/index1024.htm
我們查了一下資料,果然,認為B肝會「病從口入」是一種誤解,請參見以下資料:
B型肝炎的傳染方式?
http://ntuh.mc.ntu.edu.tw/hrc/HBV.htm
B型肝炎常見問答集
http://ntuh.mc.ntu.edu.tw/health/NTUH_e_Net/NTUH_e_Net_no07/362.htm
慢性B型肝炎
http://www.mmh.org.tw/gi/health/hbv.htm
肝炎防治
http://www.ndu.edu.tw/new/hos000/%E8%82%9D%E7%82%8E%E9%98%B2%E6%B2%BB.htm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謠言,和勁爆的謠言真相嗎?歡迎來到──網路追追追
報案信箱,我想投稿rumor@ettoday.com
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05/04/06/10846-1773920.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