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聖嚴法師:臺灣惟一能讓藍綠鳴金收兵的人
王丰
長年深受腎臟病之苦,臺灣知名佛教大老「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于二月三日圓寂,享壽八十。海內外許多善男信女聽聞惡耗,同感悲悼。李連傑、林青霞、林懷民、馬英九、劉兆玄、謝長廷、郭台銘、殷琪、乃至已故的王永慶…,臺灣及海內外華人世界士農工商各個階層,政壇領導人不分藍綠黨派、商界大老闆不分產業類別,遍佈島內各個角落,處處皆有聖嚴法師的信眾、弟子、朋友。眾人聽聞聖嚴圓寂,無分親疏,莫不深表哀戚。縱然佛家教人要「捨得」,但在許多人內心深處,聖嚴過世,比國殤還要令人沉痛不舍。足證聖嚴生前對臺灣社會的宏大影響無遠弗屆,身後更將長留去思。
借著各種宗教活動的機緣,聖嚴與島內政治人物時有互動,經常以佛家智慧語錄或者佛法偈語相贈。從他和幾位元臺灣政治人物對話當中,不難發現聖嚴確是一位「因材施教」充滿智慧的高僧。
一九九八年年底,陳水扁連任臺北市長失利,正準備展開「學習之旅」,晤見聖嚴時,聖嚴以一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勉勵落選市長的陳水扁。一年多後,二000年三月二十日,陳水扁當選臺灣領導人,選後第二天一大早,陳水扁就上臺北法鼓山農禪寺,拜候聖嚴法師,陳水扁告訴在場媒體記者:「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聖嚴法師這句話讓他收穫很多,得以重新站起來,承擔更大的責任,如果沒有大師開示,不可能經過激烈選戰落敗後,平復心情,勇敢再出發。
二00四年四月七日,陳水扁貪腐事件尚未曝光,曾經又以臺灣領導人的身份,親赴法鼓山晤見聖嚴法師,據稱,在那次近兩小時的會晤場合裏,聖嚴告訴陳水扁,社會意見多元,每個意見都該傾聽,很多事應心存感恩,有意見的人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對於反對意見要感謝,反對意見能提醒自己檢討、反省,這樣才能進步。
多年間,聖嚴數度送給陳水扁的智慧言語,像是:「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有意見的人,不是敵人,是朋友」、「要感謝反對意見」,這些並不深奧的話語,卻寓含了深刻的哲理;聖嚴這些金玉良言,直指陳水扁內心最陰暗的角落。究竟有沒有渡化陳水扁?改變陳水扁?阿扁過去這些年來充滿反復、仇恨、挑撥的言行,說明了一切!
至少,假使聖嚴贈予陳水扁那句「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果真在陳水扁內心奏效,陳水扁果真擁有「慈悲」、「智慧」,他又怎會走上貪腐的邪路,陳水扁最大的敵人與最大的煩惱都是他自己。
二000年九月,聖嚴在與時任臺北市長的馬英九對談時,告訴馬英九,處事要用智慧,勿用手段,年輕時別人瞧不起他,靠著自己勤奮,日子久了別人自會覺得不同。做大事的人,隨時要記得寬容。
不光是給政治人物的智慧雋語,臺灣城鄉大街小巷,甚至路邊做生意的小店鋪,偶見牆上貼著法鼓山贈送的勸世標語,上頭印著聖嚴法師的名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句話,在經濟不景氣,社會人心浮躁不安的時刻,確實默默起著心理鎮定劑的作用。
處當今藍綠尖銳對立的生態中,也惟有像聖嚴這樣有智慧的高僧,在面對彼此之間矛盾複雜、爭鬥激烈的各黨各派政治人物時,能夠非常圓融地把藍綠黨派政治領袖,同時邀請兜攏在一塊,不但不會讓藍綠人物在眾目睽睽下,流彈四射面紅耳赤,反而是以佛教大老的威望,以及佛家的法喜,化解敵對黨派的口誅筆伐爾虞我詐。他以誠心彙聚藍綠人物,讓彼此共處一室、共治一爐,卻又能有節有度,讓聚會和諧圓滿落幕。儀式結束之後,無論藍綠,也都不會怪罪聖嚴厚此薄此。即使在選戰白熱化期間,他依舊恪守中立超然的一貫立場,從不置身政治漩渦,更不偏坦一方。舉一個例子,大家即可從聖嚴一舉手一投足之間,清楚看見他智慧獨具的方外身段。
二00五年十月二十日,臺北法鼓山農禪寺舉行開山大典,所謂「開山大典」,簡單易懂的說,就是揭開一尊新佛像上覆蓋的布幔的儀式。當天,連在場的政治線記者都讚歎,聖嚴安排各界人士的座位真是巧具慧心;陳水扁和馬英九兩人的座位分別被安排在聖嚴法師的右、左兩側,這還是聖嚴事前的巧妙安排,精采的臨機應變還在後頭。
揭幔儀式開始後,由法鼓山的法師逐一唱名,邀請在場的藝文界、媒體界和宗教界領袖上臺揭幔。揭幔代表魚貫上臺,馬英九也就定位後,陳水扁倒數第二個上臺,最後走上台的是主人聖嚴法師。照法鼓山原先的安排,預備把中間的位置留給聖嚴、陳水扁、馬英九三個人站的,而且,照儀式流程,馬英九上臺站定位後,陳水扁應該要被導引到馬英九身旁,好讓正中間的位置留給主人聖嚴法師。但是,哪里知道陳水扁竟然刻意回避站在馬英九身旁,而是站在另一頭,與馬英九遙遙相望,在陳水扁與馬英九之間,剛好預留一個位置,給最後一個上臺的聖嚴法師。
看見陳水扁刻意站在臺上的另一邊,與馬英九左右相隔,聖嚴不動聲色,也不勉強陳水扁,神態自若,進行儀式。
當佛像上的布幔被揭開,完成了揭幔儀式,司儀請臺上揭幔代表依序下臺回座位,陳水扁先走下階梯,並回頭伸手攙扶聖嚴法師的左手,聖嚴法師一方面伸出手讓陳水扁攙扶,卻又同時轉身伸出右手準備拉馬英九的手,馬英九禮貌的伸手示意請聖嚴法師先走,聖嚴便先走下臺,走了幾步,眼看聖嚴快走到自己座位前面時,聖嚴法師一邊緊緊抓著陳水扁的手,一邊又轉身牽牢馬英九的手,聖嚴同時牽著陳水扁、馬英九兩人的手,幾秒鐘後才禮讓各自就座。聖嚴機靈而巧妙地牽起兩位政治明星的手,無論是陳水扁,或是馬英九,都無法甩脫他那雙充滿智慧與溫暖的手,藍綠就在那一刻,彼此暫時偃旗息鼓,鳴金收兵。
聖嚴這一舉手投足之間,固然不以言語表達意含,但卻以行動再次重複了他和陳水扁講過的那幾句話:「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有意見的人,不是敵人,是朋友」、「要感謝反對意見」。也以牽著扁、馬的手,向馬英九再次傳達「做大事的人,隨時要記得寬容」、「靠著自己勤奮,日子久了別人自會覺得不同」。
從揭幔儀式聖嚴舉手投足之間的小動作觀察,固然展現了他濃厚的方外風格,卻也巧妙兼顧了世俗的政治生態,絕不致引發藍綠任何一方有厚此薄彼的埋怨,而且還讓各方窩心溫潤,點滴在心,福慧圓滿。
聖嚴法師從何培養了這種通達的本領?這必須從他的出身與佛教閱歷談起。
聖嚴法師,一九三0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縣,俗家姓張,幼名寶康,學名志德。十四歲那年,聖嚴在狼山廣教寺出家。從十四歲到十九歲的五年間,聖嚴歷經了經懺、佛學院兩個階段的佛門啟蒙歲月,一九四九年初某一天,他在動亂大時代的因緣際會下,投身軍旅,又改回原來的俗家姓張,但名字已不叫志德,而改名張采薇(按:一九七0年代,聖嚴也一度使用「張聖嚴」亦俗亦僧的名字)。兵荒馬亂之際,國民黨當局忙著往臺灣撤退,在上海解放之前,他跟著部隊登上一艘兵艦,去了臺灣寶島。
人在軍營,心在佛門,聖嚴念念不忘往昔那段佛緣。因緣際會,自營區外出休假的某天,聖嚴巧遇靈源老和尚,在老和尚開釋之後,得到禪法的入手處,開始重新溫習佛經,津津有味地研習佛法,深入鑽研。一九五九年,三十歲的聖嚴結束了十年的軍旅生涯,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法號仍為聖嚴。
佛教也是講究師承及閘派的。東初老人和聖嚴是小老鄉,他俗姓範,江蘇泰縣人,生於一九0七年,十三歲那年,在江蘇觀音庵靜禪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東初年紀輕輕,可是記性特別好;二十一歲那年,靜禪老和尚命東初到江蘇鎮江竹林佛學院鑽研佛學,東初經常與竹林佛學院的靄亭長老、南亭長老求教。第二年,東初又轉進寄塵上人主持的佛學院修學。最後,又進入太虛大師主辦的福建閩南佛學院深造,主持閩南佛學院的是大醒法師,教唯識課程的是芝峰法師。
和東初同時在閩南佛學院進修的同窗,有印順、竺摩、戒德、默如、慈航、雨曇、覺民等法師,這些聰慧的青年佛門弟子,後來都成一家之言,為兩岸佛教作出了宏大貢獻。
為追溯聖嚴法師的師承和門派,這裏必須提起一位相當重要但被島內傳媒忽略的佛教人物──太虛法師──他是東初老人就讀的閩南佛學院主辦人,民國時期佛門名人。
太虛法師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原籍浙江祟德,清光緒十五年(一八九0年)十二月十八日,生於浙江海甯長安鎮。太虛貧苦出身,靠自學進修成為佛學泰斗,華夏高僧。更關鍵的,太虛不僅僅是中國近代「人間佛教」的宣導者,近代中國佛教的統合者,更是民國時期與政治領導人若即若離,最受國民黨當局與蔣介石看重的一位佛教高僧。
太虛法師真正對中國現代佛教,起到領導作用,是在蔣介石北伐,拿下京滬之後。太虛曾經應蔣介石之請,到奉化為蔣介石原配毛福梅等蔣家親族,開示佛學義理,安撫毛福梅仳離之苦(其時,蔣介石正準備與宋美齡結婚),無形中協助了毛福梅度過離異的心理黑暗幽谷。憑著這一層私人交情,蔣介石對太虛投桃報李,從旁鼎助太虛達成他改革佛教的目標。
一九二八年四、五月間,太虛適因半身不遂神經痛症,到上海求醫治療。病中,太虛醞釀成立一個全國佛教的統一機構,發起召開「全國佛教徒代表會議」。這時,蔣介石發電報邀太虛到南京見面,請太虛陪他同游湯山。太虛便趁機向蔣介石建言,成立全國性佛教統一機構,此議馬上得到蔣氏認同。於是,一九二八年七月底,成立了「中國佛教會」籌備處,這是近代中國佛教界第一次籌組全國性組織。
一九三二年十月,蔣介石延請太虛擔任雪竇寺住持。雪竇寺是蔣介石家鄉的著名古剎,為蔣家三代親族信仰重鎮。太虛法師能膺任雪竇寺住持,說明他和蔣介石之間的關係,已是「自家人」的關係。
由於國府內政部頒發侵奪教產的《寺廟與辦公益慈善事業實施辦法》,一九四三年,太虛和蔣介石關係出現緊張,太虛曾經寫了一封信給蔣介石,悲憤陳詞,表示將以死捍教,信上說:「整興僧寺發揚佛教,以利益國家民族及世界人類,為太虛第一生命。太虛對於中國文化,世界學術之貢獻非淺……對於抗建之努力,亦不為少。……催奪僧寺,危之佛教,以斬絕第一生命之舉動,則太虛固無負於國人,而國人實有負於太虛也!…如何矜察,而令由主管官署施行,則太虛自當在佛教徒立場上,倍加努力以贊囊復興中國民族之盛業。不然,則絕不能坐視寺僧催剝、佛教危亡,而再靦顏苟活於斯世也。」
蔣介石接到太虛這封措辭強硬的信後,訓令政府部門立即停止施行《寺廟與辦公益慈善事業實施辦法》。
一九四六年,蔣介石有意提名太虛大師,擔任第一屆「國民大會」制憲代表,但是,國民黨CC派陳立夫堅決反對提名太虛,理由是太虛計畫籌組佛教政黨「覺群社」。雖然太虛標舉「問政不幹治」,希望為僧侶議政開闢道路,但被陳立夫極力阻撓,於是,太虛法師的「覺群社」創立與制憲國代的提名,均無疾而終。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七日,太虛法師因罹患中風過世,舍壽之年僅五十七歲。太虛畢生組織之佛教團體無數,重要者諸如:世界佛教聯誼會、中國佛教會、中國佛學會、中國宗教聯誼會、世界素食同志會等。
太虛大師門下著名弟子,有芝峯法師,法舫法師,大醒法師,法尊法師。人稱太虛大師座下「四大金剛」。而聖嚴法師的師父東初老人,在福建閩南佛學院研修時,系師承太虛之門生芝峯法師、大醒法師,所以,追溯這一師承血統,聖嚴法師自是太虛大師這脈佛教門派的嫡系弟子,太虛為其祖師。
一九四九年那場民族大動亂,祖國的佛門弟子,也隨著俗世因緣,飄萍到了寶島臺灣。聖嚴的恩師東初老人,早在一九四八年底,將原本太虛大師開創的「中國佛教會」招牌拆下,遷帶到臺灣,那時東初老人擔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
東初老人抵台後,頗能克紹箕裘,光大師門。一九五五年,東初在臺北北投光明路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推展佛教文化事業。東初憑著他廣泛的政壇人脈,邀請了陳誠(時任「副總統」)、于右任、章嘉活佛、印順法師(與東初同門)等為委員,列名的發起人還有嚴家淦、張其昀、葉公超、俞大維、錢思亮、俞鴻鈞、王雲五等島內各界賢達四百多人。
基於國家特殊的戰亂環境,太虛大師與政治維持著相當程度的若即若離關係,有點緊密又不是太緊密,並力行「問政不幹治」,為當代僧人留下夙昔典範,較諸太虛,聖嚴這輩嫡傳僧人可說是既不問政更不幹治,但卻仍與政壇維繫著「有點黏又不是太黏」的互動。
隨侍師父東初老人,不僅僅在佛學修養上日益精進,更在人脈上受師承之加持。以與東初老人頗有交情的張其昀來說,就很欣賞東初的得意弟子聖嚴。張其昀,浙江鄞縣人,當過蔣介石文膽(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教育部長」,也是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今改名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在世時,致力推動佛學教育,在中國文化學院校區內設置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一九七八年,延請聖嚴法師當所長。
東初老人,在聖嚴擔任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的前一年圓寂,舍壽時七十一歲。據說,東初老人圓寂前一天(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東初告訴弟子:「明晨不必為我準備早點了!」並吩咐弟子鑒心、海智,吃過晚齋,即行沐浴。隔天,東初老人果然安詳遷化。
島內外傳媒鮮少著墨,聖嚴曾經在一九七五年夏天,出席那年的「國家建設研究會」。「國建會」在蔣介石晚年、蔣經國先生接班初期,可說是風光一時的年度盛會,有資格出席這每年一次盛會的人士,幾乎全是蔣氏父子認定為社會才俊碩彥之士。聖嚴一九七五年參加「國建會」之前,這項島內盛會從來不曾邀請出家僧侶。威權時代,島內社會人士,能夠被點名參加早先的「陽明山會議」和後來的「國建會」,實為無上榮寵。
根據留美醫學博士吳興鏞先生,在其近著《黃金檔案》一書中提及,出席一九七五年「國建會」時,與聖嚴同席的情況,那時聖嚴已經取得留日文學博士學位。聖嚴當時使用的名字叫「張聖嚴」。據吳著形容:「張聖嚴在大會上提出建議是有關妓女的福利問題及社會問題,讓人起敬。記得他還帶我,兩人到濟南路一個什麼精舍,去吃素菜席,那精美的素席,讓我這還在做研究的窮醫生,大開眼界。回美後,法師也到了美東,在紐約附近修行並推廣禪坐,還留了些他寄來的資料。很高興看到他聲譽日隆,信徒日眾,創立法鼓山,精神上,洗滌社會眾生,在國內外,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當年就看得出,確是位出世的高人。」
四十五歲的聖嚴竟能列名「國建會」,讓當時的人猜不透,這位僧人他究系何方高人?斯時鮮少有人追溯,聖嚴的祖師太虛大師,一度被蔣介石待之以國師之禮呢。當然,吾輩也不能忘記,聖嚴長年鑽研佛學,孜孜矻矻堅決努力,十年寒窗,終成臺灣擁有博士學位的第一位僧侶。如果自己修行不夠,即便有師承人脈加持,在浩如雲煙的佛學汪洋之中,於島內各大佛教叢林之間,焉能可大可久?
尤令今人覺得特別的是,在藍綠爭鬥劇烈,統獨爭執不休的臺灣,竟能在聖嚴法師的座下,使藍綠領袖化暴戾為祥和,委實是光怪陸離的臺灣現象另一幕驚豔風景。但是,吾輩更應尋思聖嚴晚年提倡「心六倫」運動的深意,這才真正值得吾人反思再三,肅然起敬。影星林青霞說:「我認同聖嚴法師『心六倫』的理念,臺灣經過八年的失序,現在最需要的是重建價值觀。」
聖嚴遺言在靈堂只懸掛一幅「寂滅為樂」挽額。聖嚴肉身已經「寂滅為樂」,但聖嚴的精神將永恆不滅,生生不息!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王丰,台北,媒體工作者,政大東亞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新新聞》、《TVBS週刊》等,著有《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宋美齡--美麗與哀傷》。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言論不代表NOWnews「今日論壇」立場。)
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09/02/15/301-2408260.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