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Pages - Menu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單氯丙二醇毒醬油 林杰樑:大鼠精子減少、小鼠罹癌腫瘤


標題:單氯丙二醇毒醬油 林杰樑:大鼠精子減少、小鼠罹癌腫瘤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國內在5月中驚爆毒醬油事件,而近日更傳出問題醬油被宜蘭羅東當地夜市攤販普遍使用,總計有超過30家以上的小吃業者受害。現在走進夜市,台灣人連要吃個滷味都得擔心,可能會吃到有毒的醬油!

日前,宜蘭縣衛生局5日抽驗8件醬油,其中一件驗出含有高出標準值8倍的致癌物質,而問題醬油被宜蘭羅東當地夜市攤販普遍使用,總計有超過30家以上的小吃業者受害。

對於毒醬油危害,長庚醫院林口醫學中心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8日在臉書上發表文章「毒醬油的健康傷害」。他指出,這是因化學醬油製造過程中使用的鹽酸等原料,經加熱自然產生單氯丙二醇。

林杰樑說,毒醬油事件席捲了全台的夜市,致使許多民眾逛夜市,都不敢吃滷味,甚至沾醬油。因為毒醬油含有超量的有毒物質單氯丙二醇(3-monochloro-1,2-propandiol, 3-MCPD)高達0.8-0.9ppm, 約WHO及我國國家標準 0.4ppm的兩倍。歐盟標準 0.02ppm的40-45倍。凡是以速釀法或混合法所製成之醬油,製程中使用鹽酸水解黃豆蛋白調製,可能產生具基因致癌性物質之單氯丙二醇。單氯丙二醇屬於氯丙二醇有毒物質。氯丙二醇是一種在食物(醬油)製造、烹煮及其它加工過程(例如油炸和燒烤)中會自然產生的加工過程污染物。

林杰樑說,動物試驗顯示大鼠在口服氯丙二醇劑量為1 mg/kg/day時,可能出現精子數目減少活動減弱,和男性生殖力降低之現象。氯丙二醇也會傷害大鼠的腎臟及中樞神經系統。另外,氯丙二醇被視為具基因毒性之致癌物質,目前WHO 在西元2000年認定氯丙二醇為人類極可能致癌物質(probably carcinogen, 2A)。小鼠長期暴露氯丙二醇50mg/kg/day會引起惡性組織細胞肉瘤、肺腫瘤、乳癌、胃腫瘤等。「雖然有足夠證據顯示氯丙二醇會令實驗室動物產生腫瘤,但直到現在人體致癌證據仍不足夠」。



林杰樑指出,依照WHO的JECFA暫定氯丙二醇每日容許攝取量上限(provisional maximumtolerable daily intake, PMTDI)及歐盟之每日容許攝取量(tolerable day intake,TDI)皆為2μg/kg 體重。因此,60公斤體重成年人每日需吃133-150 CC以上毒醬油,才會超過每日容許攝取量。

林杰樑說,但是除了化學醬油外,含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食物,在胃腸道的消化過程中,可在體內釋出有毒的氯丙二醇,產生健康傷害。而且這些食物「一般人每天攝取量遠高於醬油攝取量」。

他表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012年發表食物含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研究,研究抽取了共300個食物樣本,結果顯示餅乾、精煉油脂特別是各種植物油、零食和中式糕點的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平均含量較高,分別每公斤440 (0.44ppm)、390(0.39ppm)、270(0.27ppm)和270微克(0.27ppm)。其中精煉食油是「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只有動物脂肪及未經加熱處理的油類(例如初榨橄欖油)不含氯丙二醇脂肪酸酯。因此「減少進食高油脂食物如洋芋片及炸薯條,烘焙食品,及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包括進食多種蔬果。應對氯丙二醇的健康傷害,有所助益」。

林杰樑說,香港人攝入量一般和攝入量高(第95百分位)的成年人(體重61.25公斤)每日從膳食攝入氯丙二醇的分量,估計分別只有每公斤體重0.20微克(相等於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的10%)和0.53微克(相等於暫定最高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的26%)。至於台灣人每日攝入氯丙二醇的量多少,迄今仍無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