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犬知識/愛犬身上的蟲蟲危機


標題:犬知識/愛犬身上的蟲蟲危機

文/太僕動物醫院醫療部

每次要解釋寄生在體表寄生蟲時,常常覺得很累!因為,說的太學術,內容太枯燥乏味,主人多半昏昏欲睡,說的太白話,又達不到教育的意義。這裡,我們是依照蟲蟲對人體的嚴重性來排列。排名越前面,表示對於狗狗與人類的威脅越大。至於蟲蟲的體積,可以簡單的比喻:

壁虱:米粒~芝麻(因品種差異)
跳蚤:細砂
疥癬:體積太小,無法目視
毛囊蟲:體積太小,無法目視


一、壁虱
他們是狗貓身上的寄生蟲,食物來源為吸食寄生動物的血,牠是很多疾病的媒介者,其中包含原蟲、細菌、病毒及立克次體。

‧存在位置:全身皮膚、環境。

‧生命週期:一個卵孵化後,如果環境合宜,經過2~3月,就可以成為成熟的壁虱而後產卵,每次可產2000~4000個卵。

‧臨床症狀:壁虱叮咬並不會痛,但是分泌物卻會造成局部會有癢的感覺。狗狗會出現抓癢,皮膚容易出現膿包、小傷口、及結痂。有的狗狗甚至會因為壁虱的毒性而出現癱瘓的現象。

‧診斷小秘訣:目視下可以發現移動速度緩慢橢圓形蟲體,有時候吸住皮膚不動。因為深色毛色及長毛的狗狗比較難目視,可以使用很密的梳子梳理,可以在梳子上發現壁虱。

‧可能帶來的疾病:

  萊姆病:該疾病是一種由螺旋體菌感染,係經由壁虱的叮咬而感染,屬於人畜共通的傳染病。人類發病早期症狀為慢性遊走性皮膚紅斑及類似感冒症狀,疲累,輕微發燒,及全身疼痛。中晚期會出現神經系統、心臟、關節等損害。最常見的為時好時壞的膝關節炎。台灣已經有確切的病例,而且感染率並不低,1997年,衛生署發佈了兩例感染病例。目前全省抽樣調查發現抗體陽性盛行率約4.6%,顯示已經有很多人感染過。

  艾莉希體:犬艾利希病(Ehrlichia canis)只有在狗有自然感染;人類的感染是由受感染之壁蝨的叮咬所引起。臨床症狀:特徵是發燒,腦炎引起之頭痛,肌肉疼痛,和因動物種類不同而異之發疹部位分布染。


  焦蟲症:主要是寄生在紅血球內,因為會大量破壞紅血球,造成溶血性貧血,造成狗狗黃疸、血紅素尿、黃疸、脾臟腫大。嚴重貧血時常會出現猝死的現象。初期治療效果佳,但是容易再犯。

  肝簇蟲症:主要寄生在狗狗白血球,臨床上會出現發燒、骨質增生、血樣下痢、慢性肌肉發炎。

‧除蟲作戰手則:

  首先應該先用細的梳子,輕輕貼緊狗狗的皮膚,將壁虱除下,如果可以的話,應該帶手套操作,完成後應該要清洗狗狗身上叮咬的患部,自己也應立即洗手。

  市面上已經有相當多的產品可以選擇,其中包含噴劑、滴劑或頸圈。可以依據您的需要及狗狗的種別來選擇,可以請教醫師並在其教導下使用。有機磷的藥浴粉效果也相當良好,但是因為容易發生狗狗中毒的危險性,所以現在使用者較少,使用時除應該要按照使用說明使用外,如果狗狗在使用後出現流口水、抽慉、行動失調,應趕緊送醫。

  很多民間療法用柴油、硫磺……。其實對於除壁虱的效果並不佳,這些藥物反而會被狗狗吸收,進入體內,造成傷害。

  因為壁虱容易產卵及藏身於環境中,尤其是狗狗睡覺的環境四周,可以使用吸塵器清潔家中的角落、細縫,可以除去環境中的卵、幼蟲及成蟲。狗狗睡臥的床褥可以洗滌後日曬。

  減少狗狗到公共場所,如果因為生活習慣必須到公共場所,應該準備防蟲頸圈,減少壁虱進到家中的機會。


二、跳蚤
屬於昆蟲、寄生在溫血動物身上且吸血維生。本身沒有翅膀,但卻有強而有力的彈簧腿。從前的科學家相信跳蚤是會從一個動物跳到另外一個動物身上,但現在發現,大部分的跳蚤都只在現有的動物上生活,少數品種的跳蚤才會轉移寄生的動物。常見的在狗狗身上的跳蚤有兩種:貓蚤與狗蚤,現在比較常見的是貓蚤。

‧存在位置:全身皮膚,環境。

‧生命週期:卵孵化後變成幼蟲,經過幾代交替變成蛹而後孵化為成蟲,時間上約2-3個月。

‧臨床症狀:抓癢,抓耳朵,狗狗常會回頭咬背部、尾巴的毛髮,皮膚容易出現膿包、小傷口、及結痂。長期感染下會出現脫毛、色素沉澱。

‧診斷小秘訣:身上會出現細砂狀的跳蚤排泄物,短毛的狗狗身上可以目視到成蟲快速的移動。因為速度相當快,加上深色毛色及長毛的狗狗比較難目視,可以使用很密的梳子梳理,可以在梳子上發現跳蚤,藉此迅速診斷是否為跳蚤感染

‧可能帶來的疾病:

  絛蟲:感染部位主要是在小腸,傳染的方式是藉由跳蚤媒介的,臨床上狗狗常常會出現磨屁股的動作,糞便中及狗狗的肛門周圍常會發現小白點狀節片。

  對人類的影響:傳染給狗狗的跳蚤有兩種,分別為貓蚤與狗蚤,這兩種跳蚤都會盯咬人類。造成過敏。跳蚤的分泌物對某些寵物及人來說,也容易引起過敏的現象。

‧除蟲作戰手則:

  狗狗身上可以使用長效的除蚤噴劑或滴劑或口服藥,使用前需詳讀說明書,因為有些是有年齡限制,如出生幼犬禁止使用;有的則有品種限制,因為某些品種狗狗可能對藥物會出現中毒現象等等。應該在醫師的教導下使用才安全。

  因為跳蚤容易產卵及藏身於環境中,尤其是狗狗睡覺的環境四周,可以使用吸塵器清潔家中的角落、細縫,可以除去環境中的卵或蛹及成蟲。狗狗睡臥的床褥可以洗滌後日曬。

  減少狗狗到公共場所,如果因為生活習慣必須到公共場所,應該準備防蟲頸圈,減少跳蚤進到家中的機會。


三、疥癬蟲

疥癬蟲為高傳染性的皮膚寄生蟲,且其無特殊季節性,蟲體會鑽入皮膚表皮造成劇癢及刺激。很多狗狗會對於疥癬蟲分泌的物質產生嚴重的過敏現象。

‧傳染途徑:接觸傳染,流浪犬或戶外活動的狗,常常是媒介的來源。

‧生命週期:卵孵化後變成幼蟲、成蟲,時間上約2個月,整個生活史都在皮內完成。

‧臨床症狀:動物出現劇癢的現象,寵物會手肘、背部、腹部出現脫毛、紅腫的現象。耳朵抓搔常會造成耳殼肥厚及出現麟屑,狗狗的皮膚容易出現膿包、小傷口、及結痂。長期感染下會出現淋巴結腫大。

‧可能帶來的疾病:

  人類的感染:長期與感染疥癬蟲的狗狗接觸也傳染到此疾病。人們常在胸部、手部及腹部出現很癢的現象,通常當動物針對疥癬蟲進行治療痊癒後也會跟著痊癒,如果過敏的相當厲害,應請教皮膚科醫師並治療。。

‧除蟲作戰手則:

  可以使用針劑及口服藥物,也可以使用外用藥物,如藥用洗毛精、藥物滴劑、噴劑。因為藥物本身刺激性強,且某些藥物需要控制使用濃度,否則對人體會有傷害,因此,應該在醫師的教導下使用。

  如果家中有其他狗狗,需要全部一起治療,其他狗狗雖然沒有臨床症狀,但多半已經潛伏感染,如果沒有一併治療,常會出現輪流發病的現象。。

  減少狗狗到公共場所,避免與罹患疥癬疾病的寵物接觸。


四、毛囊蟲:

毛囊蟲感染的真正原因,現在還是個迷。現階段的說法為基因遺傳或免疫系統障礙導致蟲體在體內大量的繁殖。一般說來,毛囊蟲的感染還分為局部型與全身型感染。局部型的感染常發生在幼年的狗狗(3-6月齡),而全身型的則沒有年紀之分,但常常與癌症、免疫系統障礙或是其他內科疾病發生時同時出現。

‧臨床症狀:

  局部型:在眼睛與耳朵周圍會出現紅腫的小皰,常會有些微的麟屑,有時也會在腿部及軀幹上發現。

  全身型:身上大範圍紅腫膿皰,皮膚層變厚、掉毛,毛囊發炎,常常造成二次性的細菌感染,患部常會有組織滲出液。

  診斷小秘訣:需要進行實驗室檢驗才能診斷,需要使用刀片括搔患部、採樣在顯微鏡下可以發現大量的蟲體。如果是慢性感染的病例,可能需要組織採樣才能確診

‧除蟲作戰手冊:

  對局部型而言,約90%的狗狗會自行痊癒,只有10%需要治療。但全身型的感染,藥浴、口服藥物需要持續治療2-3月才能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因為牽涉到免疫系統及遺傳,所以容易一犯再犯。一般說來,本病強調控制。


延伸閱讀:
太僕動物醫院-蟲蟲危機
陳氏動物醫院-人畜共通之皮膚病




歡迎參觀「生活應該擁有什麼」:http://tw.myblog.yahoo.com/babymiss0814/article?mid=1317&next=1294&l=f&fid=23

到《我の狗今日新聞台》看更多有趣的犬新聞:http://www.nownews.com/mydog/index1.htm

我の狗無料情報誌電子版免費下載 www.dogo.com.tw

所有稿件版權仍屬作者所有,請勿隨意轉載,NOWnews僅係提供刊登,有關內容相關之疑義(如所有權或智慧財產權等),係與NOWnews無涉。


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08/12/29/11507-2385047.htm

0 意見:

張貼留言